百科全说 > 主页 > 百科投稿 > 文章详情

女人练八段锦的坏处(除非你敢拿身体做实验)

日期:2022-11-08 08:02来源于:未知人气:+

女人练八段锦的坏处(除非你敢拿身体做实验)

我一直强调养生气功非常好,但同时也强调,初学者最好不要练气。除非你有把身体当成试验品的勇气,能够承受各种将要出现的状况。

不但如此,我还认为,无论健身、养生、美食、修“倒”、修“否”(因为有些字不能发所以用错别字),一开始就给你讲种种神奇,种种特异功能,神通啥的,多数是骗子。

为什么这样说?

因为对于多数人而言,养生只是为了健康而言,不是为了修“贤”成“否”(错别字大家懂的)。所以,不去追求特异功能,就平平常常养生,才能安全、健康,既能让自己生活质量提高,也能避免你无法接受的后果。

当然,对于那些真正修行者,直接忽略我说的话。

事实上,即便是修道者,所谓“导引术”的核心“引体令柔,导气令和”。这其中导气必然是在引体基础上,同时是保持一种自然柔软的状态。不是一种强求,不是一种故意引动气,不是特意守。

南怀瑾在多次讲课时强调,打坐时千万不要意守某个地方,不然会产生各种副作用。

练习“八段锦”等养生气功时也是如此,所谓“开吸合呼”,是在遵循自然柔和状态下,呼吸配合动作,带动内脏和四肢伸展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呼吸是柔和的,不是使劲粗重的吸气拉伸。

要不然,可能会产生呼吸不畅,心脏疼痛,或者高血压等问题。

呼吸确实很重要,但这个呼吸不是重呼重吸。

《道德经》中说:“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?专气致柔,能婴儿乎?”

随时在一种专注状态下是非常难的,呼吸像婴儿那么柔和,也是很难的。虽然这是每个人都会的状态,婴儿时还很熟练,但是对于成人而言,这需要一定的训练,不是胡乱呼吸的。

宋朝时,有位女修行者大师曹希蕴,她备受宋朝艺术家宋徽宗赵佶推崇,并被册封为“清虚文逸大师”。被后人敬称为曹文逸的曹大师,曾经留下一篇文章《灵源大道歌》。文章第一句就是:“我为诸君说端的,命谛从来在真息”。

当然,呼吸或者说“导气”是很重要的法门。

国际上现在很流行一种“正念课程”,也是根据南传否学“四念处”之一“观呼吸”改变的。但其核心是观察自然呼吸。

可是,对于普通养生者而言,“导气”最好的方式是顺着自然呼吸,能够观察导自然呼吸的运作,然后利用它和四肢配合伸展。

可惜的是,现在有不少人为了追求所谓特异功能,动不动就被各种大师忽悠。当然,不排除有些人确实有了利好,但多数人和听了成功学差不多,只是得到种种激动而已。

根据我多年学否经验,根据著名国学大师陈兵教授讲解,动不动就强调特异功能的,忽悠你一步登天的,蛊惑你不靠自己努力,凭借外力可以一夜暴富的,多数是骗子。

除非你是真正富二代。

幸运的是,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富二代。

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那么多经典。我们自己身体藏有诸多宝藏。

如果你真想快速得到神奇功效,那不如直接抄写《道德经》,连续几天几夜,不思不想,只是背诵和抄,也许效果更好。同理,抄写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也有同样效果。

儒家经典也有养生之道,《中庸》讲“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不也是令柔致和的“导引”之术吗!

甚至,我们能够平静下来,静静观察自己的呼吸,当不去控制,观察它,能够觉察“息入息出”“息长息短”时,所谓“导气”练气自发就出现了。

当我们观察我们行走,觉察右脚抬起,右脚落地,左脚抬起,左脚落地,那纷乱的心也能安静下来。

所谓神奇功能,根本不在外面,就在你自己内部。何必强求去练气呢!

《道德经》说“夫惟弗居,是以不去”,不正是这个道理嘛。

2022年5月

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,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 如侵权或涉及违法, 请联系我们删除,投诉邮箱:dpxwl168@163.com, 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:https://baikequanshuo123.com/151595.html

侠名

倾诉你的情感,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
私聊 +关注

声明: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,请与本站联系,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,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

Copyright 2005-2020 【白克生活】 版权所有 | 桂ICP备2021009604号-3